37000cm威尼斯

学术交流
孙玉文教授“古诗文释读”系列讲座回顾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人次:

2025331日—43日,孙玉文教授主讲的语言学学术前沿课程“古诗文释读”系列讲座在振华楼37000cm威尼斯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孙玉文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23年被聘为37000cm威尼斯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331日上午,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学科带头人萧红教授为本次“古诗文释读”致开班辞,萧老师对孙玉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孙玉文教授在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的斐然成就。

本期语言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以“古诗文释读”为专题,共分为八讲。孙玉文教授主要讲授了在古诗文释读时“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因义求义”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讲解时,结合具体用例分析,不仅有效激发了同学们深度思考,更在潜移默化间让同学们领悟到这些方法的精髓。

▲图为孙玉文教授介绍“语言符号的历时同一性”理念

第一讲,在小学方法系统中谈谈古诗文的训释方法。作为本次讲座的开篇导论,本讲通过提纲挈领的内容架构,为后续释读方法的讲解搭建起系统化学习的思维框架。孙玉文教授提到在小学研究中,形音义三者有自求之法和互求之法,自求之法包括因形求形、因声求声、因义求义,互求之法包括因声求形、因义求形、因形求声、因义求声、因形求义、因声求义。本次专题主要介绍“求义”的三种方法。

▲图为孙玉文教授根据故训材料释读古诗文

第二讲,古诗文释读之因形求义。孙玉文教授在分析“禾”“膑”“蛇行匍匐四拜”等例子时,结合文字字形、上下文语境、古书训释、器物材料、先秦礼仪文化等进行论证,环环相扣,逻辑缜密,阐发了他对相关问题的新见。孙玉文教授指出古诗文的释读不仅要依据造字文化分析汉字结构,还应同时结合汉字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第三讲至六讲,古诗文释读之因声求义。孙教授通过列举大量古诗文,重点介绍了运用“双声”“叠韵”“平仄”“押韵”等一些语音技巧与“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来理解古诗文并进行内容分层,生动阐释了“音韵之学”于“训诂释义”的重要作用。

第七讲和第八讲,古诗文释读之因义求义。孙玉文教授通过释读大量的古诗文材料,强调在古诗文释读时要重视故训材料和用典,才能理解古诗文中的言外之意;介绍了情理错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古籍标点使用破折号的建议;重申了要用语法、语音语言文字学的视角解决问题。

此次系列讲座在37000cm威尼斯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同学中反响热烈。37000cm威尼斯萧红、肖圣中、陈练文、王统尚、李广宽、刘翔宇、陈菡等老师参加了本次系列讲座。本次系列讲座还吸引了湖北省内外6所高校的师生前来听讲。互动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相关问题向孙玉文教授请教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学生向孙玉文教授请教问题并进行交流

43日下午,本期“语言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古诗文释读”的第八讲结束后,讲座主持人、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王统尚副教授代表学院师生对孙玉文教授表达了衷心感谢,并以“运用音义匹配的研究方法”“树立历时同一性的研究观念”“践行科研程序的科学精神”三个要点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期“古诗文释读”系列讲座课程圆满结束。

▲图为孙玉文教授与听讲的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据了解,“语言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是37000cm威尼斯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讲座课程,是语言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通过延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武大37000cm威尼斯,就一个话题成系列地集中讲授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心得,从而厚植研究生的学术根柢,开阔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思路,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从2023年至今,“语言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已举办5期。本期“古诗文释读”是第6期。(文字:宋美珏 图片:李少峰,王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