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

学术交流
刘石教授《书仪漫谈》讲座回顾
发布时间:2024-07-04 浏览人次:

2024621日,清华大学人37000cm威尼斯刘石教授应邀在37000cm威尼斯带来了一场题为“书仪漫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37000cm威尼斯吴光正教授主持,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韩瑞亚(Rania Huntington)教授、37000cm威尼斯鲁小俊教授出席,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刘石教授是清华大学人37000cm威尼斯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数字人文》合作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文史知识》等编委。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献学、书学研究,业余从事书法创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著有《书法与中国文化》《有高楼杂稿》《有高楼续稿》《诗画之间》《法书要录校理》《素以为绚的风景》等,合作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举办“莫知乎书”书法个展。

讲座正式开始前,刘石教授向吴光正教授赠予了“文学图像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两幅题字。

本次讲座,刘石教授以王国维《致弟子谢国桢绝笔书扇》与谢国桢《题王国维先生书扇面绝笔书遗迹》,以及戴姜福先生致启功先生手札三则重要材料作为引入,结合这些书信的历史背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何王国维在赴死之前仍记挂着将所书扇面上的题款改“兄”为“弟”?我们应如何看待古代书仪中的“兄弟”之称?而戴姜福先生作为启功先生的老师和长辈,又为何在信件中自称“同研”、“侍生”,并使用了平阙的书信格式?

随后,刘教授结合具体材料,详细讲解了古代书仪中的结构、行款、称谓等问题。结构包括称谓及提称语、启禀语、颂词、本事、结语、主语、署押及谦敬语、日期等;行款包括授收人名款位置、平阙、谦侧小书;称谓包括敬语、谦称,以及一些艺术性称谓。

刘教授从古今书仪之变延伸开来,提出书仪文献中的种种细节都体现了重要的文化内涵。如尊长给晚辈写信,多将对方抬高一位,案例中戴绥之先生称启功先生为“同研”,正如今日老师称呼学生为“某某同学”;再如尊长称晚辈为兄,而自述称弟,这种“兄弟”称谓的使用并非只体现年龄差异,更是一种表现远近亲疏的情感文化。这种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细致而深微,只是近代以来书仪文化已经逐渐消逝,一些语词含义和用法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足下”、“千古”等。刘教授引用刘宗汉先生的看法,认为如果要学习用旧的格式来写书信、文言文,就要遵循清代以来,尤其是民国以来文人的用法,不得以有清以前的用法来质疑有清以后的用法,不必也不能沿用清前的书仪。

刘教授学识渊博,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幽默,在讲座过程中结合历史背景引用和释读了大量古今名人的书信材料,还以老师启功先生和自身的经历作为例证,不仅细致介绍了各类书仪知识,还引导与鼓励在座师生在以后的研究中多关注书信文献和书仪文化,“于不疑处有疑”。

主持人吴光正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与刘石教授进行了对话交流。吴教授指出中国书仪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自古就是礼仪大国,繁复且在不断变迁,以至于我们读文献时,时常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正如没有阅历就读不出古代小说中的风味和内涵;而如果不熟悉古代的仪式、典章、制度等相关背景,也无法读懂古代诗文的创作语境——刘石教授的讲座,让在座师生都广开眼界,深刻意识到了书信材料和书仪文化的重要性。

在讲座的交流互动环节,刘石教授详细解答了与会师生的提问,就书仪研究的参考书目、书仪文化与文献真伪鉴别、数字人文研究前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最后,讲座在众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图文:雷璐灿  邀请人:吴光正)